第(3/3)页 叉手躬身,十三郡王感激涕零的说: “犬子能有今天离不开大祭天殷殷教导,孤,感激万分!” 赵寻安抬手止住,认真说: “如今王爷要想的,却在他处。” 见十三郡王不明,赵寻安解释: “大乾律法将做调整,不分勋贵寒门,有才者上。” “幽州那地界太小,不过一府之地,冯陆熙的才能并不能得到施展,便如这篇策论,以幽州为例,落处却是天下!” “如何选择,却看你父子二人了。” 十三郡王面色一阵变幻,心中属实两难,从未想过,儿子太过优秀也是种难。 开元四年十月一日,有关朝政大改的消息已然传的世人皆知,可未等朝堂变革开始,国子监的变革先行发起。 其一,科班面向大乾全境招生,每届文武各五千,择优录取不观家世出身,入院免一切学杂束脩,毕竟大周的赔款如山,供得起国子监用度。 其二,学业以三年为期,第三年文武学子去往基层县衙甚或军中习,了解大乾基础运作,若是以后做官为将,却是熟稔许多。 其三,文院学子以后统称读书郎,武学上舍学子统称虎贲儿,再无贡生一词。 国子监不再是勋贵权财专属,向天下人大敞! 稀碎变革诸多,不止牵扯学子,便是教习也有不小牵连,官家为此特意开了大朝会,罕有参加的大宗正感叹: “大祭天此举为天下先,变革之意天大,大乾才俊,皆入我手!” 有勋贵苦笑,自家痴儿可就失了上进的机会,大祭酒笑呵呵的说: “国子监还有蒙学,且让你家犬子上上,百八十扁担下去,所有的烂秉性一扫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