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清凉府秀才赵寻安,见过大人。” “原来是清凉府第一才子,难怪如此出众!” 三位本省的监考官恍然大悟,前些时日赵寻安风头无人可比,一首春江花月夜一首赵郎归.立夏,惊动了整个蜀凉行省。 周礼轻点头,眼眸中除了欣赏,还多了些别样的意味。 能被官家看中的人,果然不凡! “就差一篇命题诗了,你在这磨蹭甚?” 钱伯庸扫了眼矮几,见宣纸润白没有半点字迹立时皱起眉头。 赵寻安费了好大劲儿才忍住斜眼瞪他,心想若非你等在这呱噪,某早写完了! 周礼看出赵寻安心思,忍不住眉头微挑: “赵寻安,心中可是已经有稿?” “正是。” 赵寻安拱手回,周礼捉起墨条亲自为其研墨,指了指矮几: “写,让我等看看,清凉府第一才子的文采可有虚妄!” “诺!” 跽坐几前,捉一支斑竹中楷沾足墨汁,赵寻安果断落笔,一首登幽州台歌,徐徐展开: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好诗!” 方文杰惊叹。 “罕见的好诗!” 钱伯庸与另一位监考官齐声说。 古人、后来、天地,六字一字不差,能把命题诗写的这般厚重,且仅短短时间,这般文采可称空前绝后! “即便策论有失,你也必为榜上良才!” 放下手中墨条,周礼感叹的说,随后轻轻拍了拍赵寻安的肩膀,与三位监考官一同离去。 其他人将将开始,赵寻安已经把三天的题目全部做完,且是这般出众,四人心中都有一个念头。 一颗文曲大星,正在大乾冉冉升起! 八月十四日酉时,第二场大考结束,与第一场一般有人欢喜有人忧,但也多了几分不同。 在赵寻安走出时,许多考生驻足目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