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西平堡的最早建筑年代,是明代正统7年。该城址为方形,各边长约600米。地势中间高,向四面略呈缓坡,南面开有一城门。 西平堡下属墩台13个,这里不但是军事重镇,而且在古代也是一个驿站。 努尔哈赤亲率5万大军由辽阳出发,谋取广宁。努尔哈赤没有直接攻广宁,而是攻打广宁的前哨西平堡,战略意图是为了引诱广宁和附近的驻军出城来援。 所以努尔哈赤就率军到达辽河东岸,强渡三岔河。 当时的右佥都御史兼广宁巡抚王化贞,防御策略是,3万兵力沿三岔河一线驻防,后面西平堡由副总兵罗一贯率3000人防守。 总兵刘渠、祁秉忠等部率3万人分别防守在闾阳、镇武堡。王化贞自引数万兵力坐镇于广宁。 10几大军就这样被零星分割开来。 而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驻在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的熊廷弼,则认为「河窄难恃,堡小难容」,期望明王朝调集万兵马和充足武器粮草加强防御,但王化贞不听他的主张。 后金军渡河时,3万守河兵长距离分散,根本不敌数万集中渡河的敌军。 并且3万守河兵有一半辽东难民近一年内加入,他们虽然与建奴有血海深仇,但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组织纪律性较差,顿时崩溃潜逃回城里居守,被努尔哈赤钻了空子。 两军战争异常惨烈,先是西平堡参将黑云鹤出城迎战,被后金大将莽古尔泰斩于马下。 西平堡守将罗一贯,虽守城兵只有3000人,可在后金军扑来后,仍指挥将士们发擂木、滚石,并开炮轰击。 后金军死伤横溅、血流成河,尽管十几倍建奴就是攻不下方圆只有五里许的西平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