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沈家来电-《重生八零幸福生活》


    第(2/3)页

    申城的有钱人多,看街上跑的小轿车就知道。

    富的人能带动经济,申城的小康家庭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所以,夏小芹想替幸福电器厂探一探申城的市场。

    谁让申城的冬天以雨水为主呢,湿冷可透骨,急需安全又方便的取暖设备呢!

    夏小芹和夏修学忙着考察市场的时候,州山专区今天的班船靠岸了。

    阿肆按照秦一鸿的吩咐,把一沓《江淮晚报》带到了州山专区,成功让沈家人看到了上面的寻人启事。

    看到沈家人去邮电局打电话,阿肆才放心的乘班船离开州山专区。

    京城,郑兰接到自称沈家人的电话时是懵着的!

    “喂?听得到吗?喂?你是沈舒吗?”

    电话那头的声音清脆又甜美,郑兰估计,讲电话的人年纪不超过18岁。

    郑兰生怕这人再像秦一鸿那样儿,把夏小芹骗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她定了定心神,抛出了自己的问题:“你家长辈在吗?我需要核实一些信息,确定你们的身份!”

    电话那头的少女赶紧把话筒塞给身旁的老妪:“奶奶,小姑要跟你说话。”

    郑兰听到了“小姑”这个称呼,便猜少女是沈庆杭的女儿。

    这时,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沉稳的女声:“是小舒吗?”

    “您好,我不是沈舒,是她的朋友郑兰。请问您是?”

    “我是齐梦月,是沈舒的母亲,你想怎么核实我的身份,尽管问吧。”

    夏小芹登出寻人启事时,便想过简单过滤信息这一条,给郑兰留下了一张确认亲人身份的问答纸。

    郑兰挑了两个问题。

    “婶子您好,您看到报纸上刊登的那块儿玉佩了吗?您能说出它的来历吗?”

    提起玉佩,沈老太太免不得的想起苦命的女儿。

    沈老太太颤着声音说:“那是件只传女不传男的传家宝,本是一块儿完整的玉佩,是小舒请人把它一分为二的。”

    答对了!

    郑兰激动地问出了第二个问题:“沈庆杭身上有一块儿胎记,在什么位置?”

    提到自己的儿子,沈老太太心里更苦了。

    “庆杭只有脖子后面有块儿红褐色的胎记,但是两岁的时候消了。”

    都答对了!

    郑兰立即改了称呼:“沈婶,我马上联系沈舒,您给我留个电话,我们好联系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