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心学-《矩阵游戏平台》


    第(2/3)页

    很多的皇帝都很不安,说着不干涉军务,但是到了最后都开始下旨插手军务了。

    嚷嚷着快点打,要么就是嚷嚷着快点撤军。

    或者就是连发好几道圣旨质问主帅为何还不赶紧决战。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赵长平之战,魏国被齐国吊打的马陵之战,围魏救赵等等,都是这样。

    虽然这里面失败的原因不乏战术错误,国力的不平等,但是不得不说一句,这些国家的君主的命令确实是失败的导火索。

    因为君主那直白的命令,导致了那直接快速的华丽的失败。

    感叹一句咎由自取也不为过。

    哦,对了还有时陌前世那位民国的据说只有步兵排长的指挥能力的常凯申,也很喜欢干涉别人的军务。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华夏外行只会内行的事情太多了,屡见不鲜。

    而且不仅仅是古代。

    像大明王朝,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更多。

    但是总体而言,指挥的还不错。

    明朝的很多文官都是名垂青史的牛人。

    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学霸,还是会打仗,很有战略头脑的帅才。

    最典型的例子要属王阳明了。

    不仅仅考试厉害,年纪轻轻的就考中了进士,还会兵法。

    宁王反叛,朱厚照同志听了简直是兴高采烈了,恨不得让全天下人知道终于有人起兵反他了。

    于是他兴高采烈的带兵去平定叛乱,但是很遗憾。

    虽然他急着赶着,但是还是没有赶上时候。

    叛乱被平定了。

    王阳明没有得到京师的支援,靠着本地人马干翻了宁王。

    最后王阳明还带兵干了很多事,其晚年的时候,有叛乱,朝廷让王阳明带兵去,结果叛军一听是王阳明,结果二话不说就立刻投降了。

    王阳明最后还获得了爵位。

    明朝爵位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不像宋朝那么泛滥。

    王阳明的武功如此,文治也不差。

    王阳明应该算是华夏继朱熹之后的最后一位圣人了。

    他创立了心学。

    以知为行,知行合一。

    这就是心学。

    阳明心学绝不是一些傻子吹鼓的唯心主义。

    那些断章取义的截取了王阳明一段话,然后以此说明心学是唯心主义的东西那绝对是错误的。

    心学的核心便是知行合一。

    这怎么能说它是唯心主义呢?

    若是唯心,王阳明也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心里面想着眼前的兵马都是假的,那么就算是胜利了吗?

    怎么可能人家是凭借实力干掉那些叛军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弄出唯心的东西。

    说白了,政治有时候真的很让人难受,不仅仅让很多的事情扭曲,也让大家产生了很多的误解。

    阳明心学虽然在满清入关之后就有些萧条了,但是后来还是崛起了。

    满清捡起了已经被打肿遗弃并且开始怀疑的理学继续当门面。

    一直到了鸦片战争,清廷的各种跪舔终于让很多仁人志士看不下去了。

    理学也让很多的文学家,思想家失望。

    民国的时候有很多人甚至提出要废除汉子,用拼音,或者英语来代替汉子,企图全面西化,然后强国。

    很不可思议对不对?

    汉字都要被废除,那会儿支持的人还是很多的,很多的学生都支持。

    嗯,老百姓看主要还是看热闹,毕竟他们也不识字,废不废除汉字真的有些无所谓的。

    但是那一会儿国民的自卑可见一斑,他们已经真心觉得古代的一切都是渣渣,和西方提携都不配,不然国家怎么会如此弱。

    于是很多人也开始批判儒学。

    同时也有一批大师开始改造儒家,试图复兴儒学。

    前者除了让大家更失望和绝望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简直是负能量传播器。

    但是后者却是难得可贵的,这才是救国图存之道。

    也是长久之道。

    不像那些只会一天到晚哔哔的腐儒,什么都不干。

    须知,儒家分了很多派别的。

    仅仅汉代的儒家就要好多。

    如公羊儒,谷梁儒,思孟学派等等。

    派别很多。

    没办法,孔子的弟子太多了,他的很多弟子也喜欢收徒弟,但是不巧的是,每个弟子所学的东西,擅长的东西都是不同的。

    于是尴尬的事情就来了,好多人教出来的徒弟行事风格截然不同,虽然他们都自称儒家。

    甚至有些人直接教出了其他学派的弟子。

    如子夏的高徒就是一些法家。

    这位可以说是法家的创始人了,谁让其徒弟都是第一批法家呢。

    还有荀子,儒家三圣之一。

    这位教出来的徒弟里面有李斯,韩非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