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叫秦玉书,是我堂弟,对名人字画也是挺有研究的。”秦卫东道。 孙树增点点头,将大门重新锁好。 “干嘛要锁门啊?”秦卫东不解地看着孙树增。 “我这满院子的书画,价值可不小,得小心点。”孙树增道。 见院子里拉起的十几根铁丝上挂满了书画作品,地上铺着的席子上也有不少古籍和书画作品,秦卫东和秦玉书都有些惊讶。 “有点返潮,拿出来晒晒。”孙树增道。 “古书画是不能在太阳底下暴晒的,这样会损害纸张,影响寿命的。”秦玉书道。 “这我还能不知道?”孙树增道,“可你看今天的天气,半阴不阳的,太阳没多少热度,关键靠风。这种天气,上午9点钟到10点半,下午3点半到5点钟,是晒书的最佳时间。” “对。”秦玉书道,“我老师好像也这么说过。” “你这院子里,有多少是名人字画真迹?”秦卫东问孙树增。 “小秦啊,对你,我就不来虚的了。”孙树增道,“古代画作,三分之一真迹,三分之一高仿赝品,三分之一普通赝品。 不过,像是张大千、齐白石、吴冠中、李苦禅、徐悲鸿等近现代书画家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真的。因为啊,这些画家的画,现在卖价并不高。 一般的模仿者模仿他们的画,很容易被识破。而那些模仿高手,他们模仿的,都是古代最有名的书画家的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值钱啊。” “有道理。”秦卫东道,指着几根铁丝上的画作问孙树增,“张大千先生的花卉,你都拿来了?” “对。”孙树增道,“还有另外几名近代著名画家的几十幅书画,你也可以一起看看。” 见足有上百幅的名人字画和几十套的古籍被孙树增晒了一天井,像是一个书画展,秦玉书一时作声不得,跟着秦卫东来到一排张大千的花卉面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