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顾恺之的作画,意在传神,尤其是他的人物肖像。”秦卫东道,“人物肖像中,又以女人画得最传神。 而女人肖像中,最传神的,就是女人的一双眼睛。 然而,在顾恺之所有的女人肖像中,最特别的,就是这幅慈母图。 因为,这幅《慈母图》的原型,竟然是顾恺之的生身母亲。 由于在顾恺之一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因此,长大后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母亲长什么样子。 为了画出母亲的样子,顾恺之只有缠着父亲,让他描述母亲的样子,父亲边描述,他边画。 顾恺之就是凭借父亲的描述,一次又一次地给想像中的母亲画像。 一开始,由于父亲的描述没有那么准确,跟自己的想象有差距,画了几次,父亲都说不太像。 但顾恺之不气馁,决心一定要画出让父亲认可的母亲。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顾恺之一有空就缠着父亲,给母亲画肖像。 终于,在失败N次后,顾恺之画出的《慈母图》,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和叫好。 然而,当初顾恺之画成功的那幅《慈母图》,并不是现在的这幅《慈母图》,这幅慈母是若干年后,顾恺之重新为母亲画的肖像。 现在这幅《慈母图》的艺术价值,比起当初那幅《慈母图》的艺术价值,要高得多。 因为,自具有想象力开始,随着见过的具有良好形象和优秀品质的女人越来越多,母亲的形象,便在顾恺之脑海里不断改变,不断优化。 但是,当他终于画出让父亲认可的母亲时,却觉得,父亲认可的母亲,跟自己想象中的母亲有着差距。 只是,令顾恺之沮丧的是,无论他怎么画,都画不出想象中理想化的母亲,这令他极为沮丧。 经过多次的失败和苦苦思索后,顾恺之终于明白,之所以画不出自己想要的母亲,是因为,自己的母亲已经被自己理想化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