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信中说道,这位堂弟生性怯懦胆小,未出过远门,祖父虽未明言嘱你照料,你却已将此事默默放在心中。】 【你将信件仔细阅毕,郑重地收纳入储物袋内。】 【随后又修书一封,寄回清河郡中,信中多是谈及之后前往东海天帝宝库的相关事宜。】 【你将专门用于通信的玉简置于门前的信篮之中,待隔日自有信鸟前来收取。】 【一切既毕,你在心中略作推算:按信件自清河郡寄至方寸山所需时日来看,小青峰此次开山门接引弟子之日,应当就在今日。】 【也就是说,你那位堂弟,此刻应已抵达方寸山。】 【你走出院门,看来不得不出门一趟了。】 【也算出去散散心,不然这四月以来修炼这八九种玄功,实在是有些烦闷。】 ~ 方寸山福地门口。 山门巍峨,上书“方寸山”三个古篆文字。 两侧,矗立着两尊百丈高的青玉麒麟,双目镶嵌灵珠,威严凛然。 灵泉自山巅飞泻而下,形成千丈瀑布,仙鹤、青鸾盘旋,羽翼流光溢彩,清越啼鸣。 今日。 一众尚未入门的少年,年岁不大,皆是从中土禹洲各地遴选而来,一百来人。 此刻无不睁大了双眼,眸中映着方寸山的巍峨仙景,满是憧憬与向往。 有人目眩神驰、低声惊叹:“真一座仙家洞府。” 周兴业也在其中张大嘴巴,他乘坐白鹤御风而行,历经四日跋涉,终至方寸山福地。 刚一临近,便觉灵气如潮,较之清河郡浓郁何止十倍。 但见天地灵气凝如薄雾,时聚时散,恍若仙境一般。 周兴业平复激动的心情,他身形微胖,脸圆圆的,鼻梁上有淡淡的雀斑,眉目间除了稚气外还带着些许的憨厚。 他的修为目前是塑体初期,在众多新晋弟子中并不出众,只是勉强入方寸山的门墙。 在门前稍作停留后,他被引至广接应台前,此时已有三百余名新弟子聚集于此。 人群中不时传来低语交谈之声,若恰有来自同郡或同城的弟子,便不免寒暄热络一番。 周兴业却显得有些拘谨。这是他第一次离家远行,面对这人声鼎沸的场面,难免无措。 不多时,负责接待的弟子开始宣读各弟子的分配结果: “罗涯,资质甲下,入齐云峰。” “朱凡意,资质乙下,入龙牙峰。” 听到“齐云峰”三字,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羡慕之声。谁都知晓,齐云峰乃方寸山十八脉之首。 其实许多弟子在来之前,便已大致知晓自己将入何脉。周兴业也不例外,祖父早已将情况告知于他。 终于,接待弟子念到了他的名字: “周兴业,资质丁上,分配入小青峰。” 周兴业连忙高声应答,却因一时慌忙未能控制音量,声音显得格外响亮。 接待的弟子不由笑道:“行了,不必如此大声,我听得清楚。” “这是你的腰牌。” 周围的新弟子间顿时响起一阵笑声。 周兴业慌忙接过刻有“小青峰”字样的腰牌,一时窘迫,闹了一个大红脸。 各脉分配完毕之后,新弟子们又被分为数队,同一山脉的人站在一起,等候所属灵峰的师兄师姐前来接引。 周兴业站在队伍之中,长长舒了口气,反复摩挲着手中的玉牌,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意。 他终于也算是正式成为方寸山的弟子了。 这个地方,祖父曾经来过,而父亲他们却从未有幸踏足。 正胡思乱想间,周兴业忽然记起离家时祖父的叮嘱,在小青峰,他还有一位堂哥,名叫周景。 他幼时似乎曾远远见过对方一面,只是印象早已模糊。只依稀记得,这位堂哥被誉为周家的“麒麟子”,是祖父时常挂在嘴边、引以为傲。 祖父嘱咐他,到了小青峰定要打听堂哥的消息,彼此熟悉,也好有个照应。 想到这里,周兴业心中不由一暖,这陌生的仙山之中,能有一位血脉相连的兄长,终归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他握了握拳头,看来以后要和堂哥一起打江山了。 没过多久。 只见,一行五人,四女一男,驾驭法宝翩然而至,轻落在队伍前方。 这应当便是小青峰前来接引新弟子的之人了。 周兴业闻声抬头望去,不由得目光一滞,一时竟看得有些发怔。 四名女修个个风姿出众、明眸皓齿,令人难以移开视线。 其中两人容貌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双生姐妹。 然而周兴业的视线,却不由自主地定格在最前方那位尤为醒目的少女身上。 她生就一张精致的瓜子脸,五官玲珑如玉,眉目间既有清灵之气,又隐带几分说不出的明艳。 周兴业从小在清河郡长大,何曾见过这般清丽出尘的女子,一时之间竟看得呆了,半晌才回神。 沈轻雪目光扫过今年招入小青峰的新弟子,人数较去年多了数倍,其中甚至不乏塑体后期、天赋不俗之人,不由微微颔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