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而你运转起《混沌火宅镇世图》,再度封禁周身窍穴与修为——这已是第六十三次。】 【原本已达龙庭境圆满的气息,随着层层封禁逐渐回落,最终跌至道胎境初期。】 【你于院中盘膝静坐,心神沉凝,气息渐归平缓。】 【至今迟迟未破大道金丹之境,究其根本,并非修为不足,而是所学太博太杂,却尚未确定自身道途之所在。】 【或者说,你要创造出一本合乎你修行的玄功。】 【所幸先前在帝乡祖师的藏书阁中,你获得了十五部宝典功法,其中三部为炼体秘术,其余十二部皆为炼气玄功。】 【想来当年帝乡祖师搜集如此多完整传承,其用意也应在于融汇百家,观千般道法,以期走出独一无二的自身大道。】 【然而即便强如帝乡祖师,也大多仅为触类旁通,并未逐一深修。】 【只因每一门玄功都极为高深,若要修至圆满,皆需耗费漫长岁月,贪多务得反而易入歧途。】 【但你却并无这般顾虑。】 【你仿佛天生便是为道而生,诸般玄功妙法于你而言,视若等闲。】 【如今,你已将其中《先天五德轮转经》与《纯阳功》修炼至龙庭境圆满,进境之速,远超常理。】 【你如今积累越厚,修炼速度更是一日千里。】 【手中出现《玉清灵根经》的玉简,此法源于外道九流之一的玉清宗,为其镇派秘传,能够弥补灵根资质的不足。】 【与寻常功法不同,此法须先修内蕴五行,再筑道胎,要知道炼胸中五气乃是龙庭境界才开始的。】 【其修行难度更在《先天五德轮转经》之上。】 【然其玄妙之处,在于对灵根体质要求不高,反而极度看重修行者自身的悟性。】 【五行之气,凡人诞生之初本皆具备,只因后天食用五谷杂粮,尘俗渐染,才使先天之气蔽而不显。】 【此经正是要涤荡尘浊,显化五行本源之气,以此滋养灵根,反哺周身窍穴,重归先天道途。】 【翌日。】 【此功已然入门,修炼到道胎境界。】 【天光初亮,你便走出院落,前往齐云峰参加“棋艺”的比试。】 【抵达之时,齐云峰上早已人影攒动,主持长老仍是端木熹微。】 【此番比试规则,须先破解三局残局方可入围。】 【入围之后再以对弈论高下。】 【你缓步登台,第一局残局已呈于眼前——正是凡间广为流传的“烂柯谱”。】 【相传周唐代时,有一樵夫误入深山,见二人对弈,观棋一局后归家,才发现手中斧柄早已朽烂,世间已过数百年。】 【这只是凡人的传说,在修行界认为此人乃是误入一次上古的遗迹。】 【然而此人应无有灵根资质,否则不至于有缘无份,空遇遗迹却不得道。】 【修行界中,误入上古遗迹者不在少数。方寸山祖师便是如此,却因身负修行天赋,得授仙法,终开一脉道统。】 【上面的棋子已经摆下。】 【围棋一道,通晓规则之后,所较无非“手劲”二字,亦即棋力深浅,实则更是“算计之深”——每一步皆需在万千变化中做出最为正确的抉择。】 【你只略作思索,信手拈起一子,从容落定。】 【此局终究出自凡间,自然难不住绝大多数修仙之人。】 【修仙者神思清明,算力远超凡人,故而即便只是修行界中寻常棋手,若踏入凡间,亦足以轻松胜却人间国手。】 【围棋纵横十九道,共三百六十一个落子之处,每一着皆面临无数可能,其变化之繁复,已远远超出推演之极限,可谓无尽。】 【正因如此,乃有“千古无同局”之说。即便是神通广大的修行者,亦难以穷尽所有变化,预演棋局终势。】 【棋道幽玄,变化无穷,亦恰合大道之妙。故而纵在修行界中,围棋依旧不衰,为众多修者所钟。】 【第二局名为“蟾宫九龙潭”。此局乃修行界两位棋道大师于西海蟾宫之上对弈所留,棋局中九条“大龙”纠缠厮杀、气象磅礴,故得此名。】 【你早已参研过此局,略作思索,便已落子破局。】 【棋势再变,第三局却是你从未见过的残局,显然意在真正考验对弈者的棋道修为。】 【此局执黑先行,布子如“倒卷珠帘”,走势奇诡,暗藏玄机。】 【你凝神细观片刻,随即拈子从容落定。】 【不过片刻,棋局终定,不再变幻,身前法阵应声开启——你率先步下擂台。】 【九十座擂台之上,尚无一人破解终局,你是第一个。】 【端木熹微见状,并未过多惊讶。毕竟你此前屡展不凡,此举似也在他意料之中。】 【未过多久,又一人下台,正是傅东城。】 【他目光扫过场间的你,神色平静,并未显露波澜。于他而言,破局之速未必等同于棋力之高下。】 第(2/3)页